原标题:马斯克的马斯c们人形机器人,vc们早就盯上了
“卷王”马斯克真的人形人带着他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(擎天柱)来了,我的机器朋友圈除了国庆之外,就是早盯optimus在刷屏了。
敲重点:optimus目标价格可能低于2万美元,马斯c们比特斯拉汽车便宜,人形人采用与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相同的机器计算硬件,最终产量将达到数百万台。早盯
马斯克希望以局外人的马斯c们身份颠覆机器人产业,正如他之前颠覆汽车产业一样。人形人
而早在optimus亮相之前,机器我跟行业内人士聊了聊,早盯大家的马斯c们共识是,机器人毫无疑问是人形人接下来几十年时间的大赛道,人形还在其次,机器但特斯拉开创的“深度本质”风格,或许将影响一个时代。
以及,最值得注意的是,已经有很多投资人在找机器人界的“蔚小理”了。尤其是,国产机器人凭借国内稳定的供应链优势和可控的交付能力,完全可以抓住当下行业快速变化的机会,成功实现弯道超车。
图源发布会截图
弯道超车但依然需要人扶
很多人看了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之后,说很像苹果刚刚发布iphone手机之时。
什么意思?各种效果展示完之后,最受关注的optimus其实还是个“原型机”,量产时间暂时还没明确,用马斯克的话来说,技术上肯定会进一步升级,也可以进行对话和交谈,但就是还不知道终极目标是什么。
而且展示之时,一台optimus原型并没有搭载外壳,而是直接“粗暴”展示了自己的内部结构,甚至现在的它还需要三个人在旁边辅助,展示之时也是"第一次没有系绳行走"。
安全起见,马斯克甚至没有让optimus原型做出更多动作演示,至于更进一步的实用性功能,则是用演示视频进行了展示,如在汽车工厂搬纸箱、给植物浇水、移动金属棒等。
其相对完美的另外一台optimus原型也是,虽然看起来更加精致,组装完整,也是之后量产的原型,但功能尚未完全正常工作。用马斯克的话来说,就是“它还没有完全准备好走路,但我认为它会在几周内走路。”
当然,马斯克的速度已经算快的,原因是将造车的很多经验都迁移到了机器人身上,依据介绍,optimus采用与特斯拉自动驾驶汽车相同的计算硬件,比如optimus“大脑”运行在 tesla soc(系统级芯片)上,导航用的 autopilot 系统和电动车上类似,除此之外还有电池组、冷却系统等。
马斯克也表示,特斯拉已经成功地做出了四轮机器人—汽车,这个成功确实是有目共睹,而将汽车自动驾驶中日臻比较完善的技术,复用到同样需要这些能力的机器人领域,是很合理的路线。
以及他还在给《中国网信》的投稿中写道,“当有一天我们解决了汽车的自动驾驶问题(即现实世界的 ai 问题)后,就可以将 ai 技术推广到人形机器人身上。这将比汽车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。”
至于为何马斯克如此激进?今年4月,马斯克在公开采访中表示 optimus 是特斯拉增长的“第二曲线“,因为自动驾驶业务应用不及他的预期。
所以当小米人形机器人成本还需要六七十万的时候,马斯克已经放下豪言:optimus(擎天柱)的目标价格可能低于2万美元,还要量产百万台之上。
图源发布会截图
人形机器人赛道依然任重而道远
但我依然要在朋友圈刷屏赞叹之时,泼一盆冷水,我甚至没去机器人大会都能想出这些机器人表演的样子,而且对于大部分行业人士乃至更多的人群,都已经意识到,人形机器人的表演已经彻底失去了新鲜感。
在特斯拉之前,一度专美于前的波士顿动力,不也因为机器人的销量惨淡几次易主,乃至到探测机器狗spot的商业化模式确定,经营状况才有所缓解?而且现代汽车收购后甚至表示,也只是希望借助波士顿动力机器人方面的技术能力,帮助其相关项目获得成功。
甚至由于缺乏商业价值,本田早在2018年就逐步停止了人形机器人的研发工作,软银也在今年6月宣布人形机器人pepper停产,并开始裁减法国和日本的机器人开发团队。
所以虽然“局外人”杀进来,短时间依然不能大规模落地,人形机器人依然存在着研发周期长、成本投入高、精细化技术协同难、信息安全与用户安全保障难等多瓶颈。
将视线转回国内,一个多月前,内部艺名“铁大”的小米首款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正式亮相。除了小米之外,达闼科技也在最近发布了其最新版旗舰人形服务机器人cloud ginger2.0。
但雷军彼时也只是表示,cyberone每天都在学习新的技能,在智能机器人领域,人形仿生机器人的技术集成度最高、难度也最大,小米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第一阶段。
当然,任重道远也并不代表说人形机器人赛道就无一可取之处,正如开篇所说,硬科技投资人宋玉杰也跟我分享到,tesla bot的原型机还没发布,二级市场多家机器人公司市值已翻了几番。而在一级市场,大家都在找对标tesla bot的下一批“蔚小理”。
我来试着阐述下,这或许可以分为两方面:
一方面,人形机器人所涉及到的产业链上下游,都得到了实质性的好处,比如股价上涨,市值抬高等,而且这个影响是立竿见影的。比如国产工业机器人龙头埃斯顿就在9月表示,其正在频繁被调研中。
国联证券的研报也显示,人形机器人可能受益的环节有减速器、 电机、结构件、半导体芯片及器件、传感器、面板玻璃和材料等,这些都会有更多的投资机会。
另一方面,对于创业企业,用宋玉杰的话就是,直奔终局的产品定义 底层创新 全真原研核心部件,还有着非常大的机会。
庚辛资本中国也在自己的文章里面给出观点,其一直坚信ai和机器人技术将给世界带来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机遇;在信息技术革命的下半场,ai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成为回答这个问题最大的变量。
所以综合来看,任重道远的人形机器人其实是机器人产业的一个缩影,管中窥豹,长期且正确的赛道,还需要坚持。
更确定的机会当下更值得投资
那问题来了,机器人赛道的火爆并不是一天两天了,到底投资人看重或者产业火爆的地方在哪儿?
我觉得有一句诗非常贴切:汝果欲学诗,工夫在诗外。
跟很多投资人交流发现,其实当下很多机构都会看机器人赛道,每个机构的喜好不太一样,但在机器人赛道,底层核心技术是相同的,单单这些就已经是一个庞大的投资机会了。
而这也是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,去年底,我国发布的《“十四五”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》提出,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、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。这里面提及的,首先是要推动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,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。
除此之外,其实投融资的风向也很能说明问题。近日发布的《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(2022年)》中,工业机器人依然是融资数量占比最高的品类,而并不是人形机器人所在的服务机器人。
其实这也不难理解,正如庚辛资本中国所说,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,只有极少数行业(如汽车制造业和仓储物流)有机器人的应用,特点是稳定性高、寿命长、鲁棒性好、不能出错、选择新的方案风险大。也就是最近五年,机器人场景才全面铺开,各行各业、各人群开始使用机器人。
而且随着国内半导体、汽车等新兴产业需求的爆发,也带动了工业机器人的新需求,据mir睿工业统计,今年上半年应用于锂电池、半导体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出货量同比增长均达到了37%。
之前北航机器人研究所名誉所长、中关村智友研究院院长王田苗在接受投中网采访时也提到,中国正在由传统制造,包括汽车、手机与机加等领域,正在向新工业方向发展,包括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、动力电池、新基建以及医美面膜与口罩、牛奶乳制品、火锅料理等,突然都需要机器人的协助。
而现实是,这些基本都是中小型企业需求,国外四大家族往往反映慢,考虑到暂时规模化不大,往往调研决策、产品研发与实施周期长,中国新势力创新企业反应快,往往从非标项目开始,迅速进入市场,然后再逐步标准化、模块化与规模化。
此外,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,中国的制造业很强,如果要走向世界大循环,特别是一带一路,在当地工人水平低、或者是人工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,中国想走出去,也必须要伴随着设计、制造自动化和机器人一起走出去。
对此,ifr统计也显示,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达24.3万台,几乎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相当。且到明年,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100亿美元。
而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解决机器人底层操作系统与芯片、核心零部件、系统设计软件等长期依赖国外的现实,才能更好地发挥出国内机器人企业的优势所在。而短板在哪里,成长机会就在哪儿,市场在哪儿,投资机会也就会在哪儿。
当然,好消息是,工信部数据显示,截止2021年底,机器人领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达到了101家,涵盖了整机核心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等各类企业。
以及相关数据显示,2020 年机器人赛道投融资事件为 200 起,2021 年上升至 288起,2022 年前 9 个月该行业的投融资事件为 170 起。
这也催生了越来越多的机器人独角兽,以及大额融资,乃至于每家之后都站着众多一线机构。
以7月完成近10亿元d轮融资的节卡机器人来说,其本轮融资由淡马锡、淡明(truelight capital)、软银愿景基金二期以及沙特阿美旗下多元化风投基金prosperity7 ventures联合领投,战略投资机构跟投。
在工业机器人之后,因为产业宽广,服务机器人、特种机器人也在不断获得资本的青睐。
比如仅用时3年2个月便成为独角兽的思灵机器人,其刚成立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了高瓴创投和线性资本的投资,并在2019 年—2021年间获得5次融资,而且多轮融资背后都有高瓴和线性资本跟投。
所以也希望特斯拉此次人形机器人能给国内机器人产业带来“鲶鱼效应”,产生更多的企业和投资机会,这正如优必选科技相关负责人接受证券日报时所说,这不仅意味着增量的零部件订单,也意味着更多人才和资金的进入,更意味着行业拐点的临近。
而最终,也希望随着时间推移,无论是人形机器人也好,其他机器人也罢,都能带来超出想象场景的长期商业价值,毕竟,无论形状如何,机器确实带来了更好的效率,以及更多地解放了我们的双手。
来源:投中网